2016年10月05日
資助社企「要有光」翻新荒廢紗廠 以可負擔租金助基層入住
2016年04月10日
周大福慈善基金呈獻《耆舞派對2016》
2016年02月23日
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為罕見神經系統疾病研發新藥物
更多

資助社企「要有光」翻新荒廢紗廠 以可負擔租金助基層入住

2016年10月05日
(左起) 理事紀文鳳小姐、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要有光主席李律仁主持「深井光屋」開幕典禮
圖片 / 影片提供: 要有光提供

周大福慈善基金於 2016 年捐贈合共 2,200 萬港元,與一向專注推動社會地產的「要有光」推出全港首創的「深井光屋」 (Empowerment Housing) 社會房屋,活化閒置前紗廠宿舍大樓,再次成為努力生活的基層家庭之可負擔居所。「深井光屋」是叫人向前有動力的房屋,家庭入住後需要在最多 3 年租期內,盡責任幫自己為將來更好的生活作準備,建立一種正向生活模式。

「深井光屋」是一幢建於60年代的前九龍紗廠眷屬宿舍,後來成為政府物業。「要有光」於 2014 年開始向城規會申請,把閒置的紗廠宿舍改為「光屋」,並向政府租用 6 年,於 2015 年底展開翻新工程,把殘破的大樓活化,成為努力生活的家庭之可負擔居所,為80多個家庭提供社會房屋服務。

「深井光屋」樓高五層,總樓面面積 20,000 多平方呎,共45個單位,每個單位面積 300 多平方呎,屬開放式,不設廳房間隔,但設有廚房及廁所。單位重新安設電熱水爐、空調、抽氣扇和廚房地櫃等設施。「光屋」模式為一屋一伙,以可負擔租金租予有住屋困難的3人或以上家庭,最多可租住3年。有關「深井光屋」申請,只接受經社工轉介,而家庭成員必須是夫妻關係及父母子女關係,並承諾盡責任幫自己努力生活。

全港首創的「深井光屋」Empowerment Housing社會房屋項目,透過三年空間,入住家庭先安頓下來,然後努力地為往後更好的生活作準備。「要有光」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說:『Empowerment Housing是根據「要有光」過往幾年管理「光房」的經驗,而慢慢地發展出來的一種正向生活模式。我相信這模式應用於整幢「深井光屋」大樓,會比以往的「光房」計劃帶來更高的效益。試想想,40 多個家庭一起努力生活、互相勉勵,將會營造出一股良性互動的力量!』。

除光屋活化工程外,周大福慈善基金亦捐贈共 1,200 萬港元支持深井光屋6年的「家庭支援計劃」,透過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,協助光屋家庭建立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。基金主席鄭家成表示:『住屋是香港最迫切的社會問題之一,但可以直接參與解決住屋問題的慈善項目不多,今次可算是難得的機會,慈善基金可以支持一個創新的社會房屋項目。除了能幫人外,我們亦希望「深井光屋」可以為社會起示範作用,想多些創新的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。』

出席深井光屋開幕典禮的周大福慈善基金理事紀文鳳小姐表示:「在今次的修繕項目的過程中,慈善基金也聯同新世界建築的同事為光屋修葺工程給予意見,在未來的日子,基金將會善用家族企業,以及公益合作伙伴的網絡,希望為深井光屋住戶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。」

4 0
0 0
0 0
0 0
This error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WordPress admins
There has been a problem with your Instagram Feed.
此欄載有慈善事業的相關消息及報告。開啓連結將連接至另一網站。
2022年10月05日

疫下困境|今年首季貧富差距擴至47倍%20樂施會促提高最低工資

疫情下基層收入受嚴重影響,樂施會分析統計處過去3年數據,將家庭月入中位數分成10個等級,發現最貧窮住戶收入於今年首季較2019年大跌22.9%,至僅2,700元,對比最高收入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12.76萬元,相差47.3倍,較疫前2019年的34.3倍大幅擴大,顯示貧富懸殊更趨嚴重。

來源︰晴報
更多
2022年09月30日

爭取輪候公院服務前早治療 新生會助患者睇私家精神科

由周大福醫療基金、傅德蔭基金及施永青基金共同資助新生精神康復會的「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」,讓正輪候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的香港居民且有經濟困難,經社工轉介及提交申請後,獲資助到指定私家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。

目前,公立醫療的精神科專科服務動輒輪候長達1-2年,計劃讓有需要人士及早接受介入及治療,能避免情況惡化。受助人驚恐症患者呂先生,經社工評估後會見精神科醫生,服藥及進行心理輔導,成功銜接公立醫院精神專科服務,重歸正常生活步伐及工作。

合資格人士可接受一年最多12次的150元優惠診金或全免資助私人精神科醫療服務,視乎家庭入息上限而釐定。

來源︰am730
更多
2022年09月12日

家族善業的前景(只提供英文版)

在一個面對轉型和歷史交錯複雜多變但充滿機遇的時代,慈善的家族必須反思他們的目的、步伐、權力和踐行善業的方式。

《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》分享了四大考量,值得深思。

來源︰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