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8日
「青年新世界」成立五周年
2018年11月26日
資助嘉頤薈營運經費及提升院舍設施
2018年08月09日
「正能量大使」──梅姐
更多

「正能量大使」──梅姐

2018年08月09日

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郑家成最近和梅姐饮茶,一边吃点心,一边听她娓娓道来由受助者蜕变成为助人者──长者中心义工的经历。

谈起家乡,今年 77 岁的梅姐在 20 年前移居香港:“我先生是广东顺德人,我来自清远。「今天遇上郑主席,才知道丈夫与他是同乡。」

梅姐退休前从事清洁工作,工时长,身边没有太多亲友,和邻居也没有太多接触。回想起 2013 年面对丧偶的伤痛,情绪陷入低谷,梅姐眼泛泪光:「五年前我先生因病离世,我感到很伤心,不想出门,不想见人,不停流泪。」

经圣公会福利协会的社工转介,梅姐参加了由周大福慈善基金策划及资助的「竹福伴我行──持续探访长者计划」,透过定期家访及社区活动、节庆活动,企业义工队陪伴梅姐走过丧亲的艰难时期,重新生活。「竹福伴我行」计划令梅姐认识了「周大福爱心义工」,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性格也变得开朗健谈。席间梅姐主动为身边的人泡茶,和郑主席分享饮茶的乐趣。“多得义工平叔教我泡茶,自己泡的茶的确特别香。”

得到义工的鼓励和启发,梅姐由受助者变成助人者,参与不同的义工活动。“我先生患病时经常出入医院,我亦因此学会使用轮椅,现在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院院友提供陪诊服务。”

除此之外,梅姐亦参与卖旗筹款、帮长者量血压和体重、跟小朋友讲故事,以及教长者做运动等等义务工作。帮助别人令梅姐更有活力和朝气:“我每天跑来跑去,每星期有三、四天会参加义务活动。”助人为快乐之本,梅姐还主动关心邻居,帮助有需要的人,建立起紧密的邻里关系,为社区注入更多人情味。

梅姐的无私奉献,除了换来义工嘉许奖项外,更重要的是为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,以生命影响生命。“『竹福伴我行』帮助我走出低谷,我希望将来可以成为『周大福爱心义工』一分子,回馈社会。”

 

「竹福伴我行」持续探访长者计划

周大福慈善基金于 2015 年资助圣公会福利协会及“周大福爱心义工”,在黄大仙竹园村开展“竹福伴我行”持续探访长者计划。于计划首阶段,义工陪伴基层长者走过丧亲的伤痛时刻,协助他们重投正面新生活。计划第二阶段的服务对象为疑似或早期认知障碍症的基层长者,义工透过开展认知游戏训练活动,协助长者维持记忆力及自我照顾能力,延缓病情恶化,并纾缓照顾者的压力。计划第三阶段为长者安装基本防跌装置及提供防跌教育活动。“竹福伴我行”计划推出至今,共85位长者参加,并得到 162 位「周大福爱心义工」支持,充分体现了商界的积极参与,与社区并肩同行、服务社群的精神。

4 0
0 0
0 0
0 0
This error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WordPress admins
There has been a problem with your Instagram Feed.
此欄載有慈善事業的相關消息及報告。開啓連結將連接至另一網站。
2024年01月15日

社區的事|疫情加重長者情緒問題 社企推長幼共同上課 告別孤老寂寞 (只提供繁體中文版)

「沒有年齡的課室」由周大福慈善基金及和悅慈善基金共同捐助,透過構建跨代學習平台,將幼兒服務融入長者服務中,讓幼兒和長者在互動中建設彼此的互助關係,促進世代之間的了解和尊重,推動跨代連結。

來源︰星島頭條
更多
2022年10月05日

疫下困境|今年首季貧富差距擴至47倍%20樂施會促提高最低工資

疫情下基層收入受嚴重影響,樂施會分析統計處過去3年數據,將家庭月入中位數分成10個等級,發現最貧窮住戶收入於今年首季較2019年大跌22.9%,至僅2,700元,對比最高收入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12.76萬元,相差47.3倍,較疫前2019年的34.3倍大幅擴大,顯示貧富懸殊更趨嚴重。

來源︰晴報
更多
2022年09月30日

爭取輪候公院服務前早治療 新生會助患者睇私家精神科

由周大福醫療基金、傅德蔭基金及施永青基金共同資助新生精神康復會的「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」,讓正輪候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的香港居民且有經濟困難,經社工轉介及提交申請後,獲資助到指定私家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。

目前,公立醫療的精神科專科服務動輒輪候長達1-2年,計劃讓有需要人士及早接受介入及治療,能避免情況惡化。受助人驚恐症患者呂先生,經社工評估後會見精神科醫生,服藥及進行心理輔導,成功銜接公立醫院精神專科服務,重歸正常生活步伐及工作。

合資格人士可接受一年最多12次的150元優惠診金或全免資助私人精神科醫療服務,視乎家庭入息上限而釐定。

來源︰am730
更多